问题:
(19分)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创始人,不同时期的“祭孔”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。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。材料一公元前195年,汉高祖经过鲁国,以太牢祭祀孔子。这是帝王祭孔-高三历史
(19分)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创始人,不同时期的“祭孔”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。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公元前195年,汉高祖经过鲁国,以太牢祭祀孔子。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。
汉元帝(公元前48~33年),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,封阙内侯,号褒成君,赐食邑八百户,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。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,以奉祀孔子的开始。
公元59年(汉明帝永平二年),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、孔子。从此,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,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。
——《祭孔的由来》
(1)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?结合所学知识,指明原因。(9分)
材料二 1912年3月,“丁祭”祀孔日子来临,浙江民政司请示是否照常祀孔,行何礼仪?内务部、教育部通电答复:在民国通礼未颁行之前,“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,惟除去跪拜之礼,改行三鞠躬,祭服则用便服”。
一一《中国民俗史·民国卷》
(2)结合所学知识,指出材料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?(6分)
(3)当今,我国每年都定期组织“全球祭孔”活动。结合所学知识,谈淡你的看法。(4分)
答案:
(1)现象: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。(3分)
原因: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,提出“新儒学”;(3分)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。在中央设太学,传播儒学。(3分)
(2)问题:辛亥革命及自由平等观念推动了风俗习惯的改变;儒家思想根深蒂固,影响深远。(6分)
(3)当今祭孔有利于弘扬传统儒家文化,继承优良传国民素质;有利于向其他国家宣扬我们的文化价值观,增进了解,共建和谐世界。(4分)
试题分析:(1)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。根据材料“汉高祖经过鲁国,以太牢祭祀孔子”“汉元帝(公元前48~33年),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”“公元59年,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”可以看出孔子及儒学的地位在不断提高。根据所学知识,孔子及儒学地位的提高,主要因为: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,提出“新儒学”;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。在中央设太学,传播儒学。
(2)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。材料“惟除去跪拜之礼,改行三鞠躬,祭服则用便服”体现了民国初年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;而材料“1912年3月,“丁祭”祀孔日子来临”“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”说明了儒家思想根深蒂固,影响深远。
(3)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,对待儒家思想要采取批判地继承;对待当今“祭孔”有利于弘扬传统儒家文化,继承优良传国民素质;有利于向其他国家宣扬我们的文化价值观,增进了解,共建和谐世界。